绝地求生 http://www.xthdc.com/news_7/24.html 作者:M·辰 #陕历博篇-1#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以及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现在,中国篇——陕历博”正在进行中。小伙伴们,速度围观啦!(本文图片由M·辰、色影拍摄,版权所有) (鎏金铁芯铜龙,唐,陕历博藏) 今天开始,辰馆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十大博物馆之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陕历博”)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也是陕西省馆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其馆藏文物多达170余万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量为140余万件)。其中,拥有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10件,占全部禁止出国(境)展览的195件国宝总数的5%,由此可见,陕历博馆藏文物在全国博物馆中的分量。 (陕历博鸟瞰,图源官网) 陕历博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古都的所在地,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陕历博于1991年6月20日面向公众开放。其建筑风格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为一体(上图),既保持了唐代建筑“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古典风格,又满足了现代博物馆高大、通透、采光等功能需求。凭借独特的文化与建筑魅力,陕历博获得了首批中国“4A”级旅游景点的荣誉。 (陕历博夜景) 陕历博馆藏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其文物年代上自远古时期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这其中,精美绝伦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独步全国的汉唐金银器,举世无双的唐墓壁画……等等,无不展现了陕历博作为“华夏宝库”的馆藏实力。其馆藏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文化内涵、文明成就都无愧于“盛世文化半壁江山”之美誉! (本文图片中器物皆为陕历博馆藏品,不一一复注) (镶金兽首玛瑙杯,唐) 陕历博开篇之际,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其馆藏重器作为“陕历博之旅”的观前热身,吼吼!(仅简介,详情后续展开) 上图,镶金兽首玛瑙杯,它以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杯体呈兽角形状,兽嘴处的金帽是酒杯之塞,取下塞子,酒便从杯中流出。 此杯为目前我国绝无仅有的一件唐代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工艺最精湛的典范之作。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 此银壶造型采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日常使用的皮囊壶形状。壶身两侧以模压法锤击出两匹奋首鼓尾、衔杯祝寿的舞马形象。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时曾训练舞马百匹。每年玄宗生日时,会在勤政殿大宴群臣,并以舞马表演献寿助兴,此壶图纹所描绘的正是这一场景,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三彩载乐骆驼俑,唐) 由“三彩载乐骆驼俑”可见,这只昂首嘶鸣的骆驼脊背上搭有一个长方形的鞍架,鞍架上铺着一块菱格纹图案的毛毯。这块铺有毛毯的鞍架构成了一个小型舞台,舞台上坐着七名男乐手,一名女歌手似正站立着引吭高歌。 “三彩载乐骆驼俑”为现存唐三彩中表现内容最为精彩的一件,展现了盛唐时期社会风情的一个画面,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鸳鸯莲瓣纹金碗,唐) 鸳鸯莲瓣纹金碗,纯金质地。碗壁上以锤揲法作出上下两层相间的、凸起的仰莲花瓣,每层十瓣,每个莲瓣内都錾刻有鸳鸯、野鸭、鹦鹉等装饰图案。 (鸳鸯莲瓣纹金碗,局部) 莲瓣内以动物与花草纹做装饰,它们或展翅飞翔、或安详静立,无论动与静皆栩栩如生,惟妙逼真。鸳鸯莲瓣纹金碗以稳重大气的造型和丰富考究的纹饰成为盛唐金银器的经典之作,并因此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这或许是目前发现的印面最多的印章,共26个印面,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有规范的楷书阴文。 此印章全称为“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孤独信,人名,西魏时期的重要将领;煤精,也称煤玉,是褐煤的一种变种,印章由煤精刻制而成。 孤独信被戏称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因为他的几个女儿都嫁的非常niubility: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周明敬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成为隋文献后;故而他作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 因为孤独信的头衔特别多,以至于需要“多面体”才能满足其用。想想老爷子当年拿着像魔方一样的印章转着圈盖印时的样子是何等的威武豪迈! 好吧,伟人曾说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希望未来的你能够拥有一枚超过26面的大玺印,辰馆这边厢先恭喜您啦!(^_^) 更多精彩请看后续:走进华夏宝库——陕历博!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风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