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剧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taijuwang.org 70岁,生小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精力跟不上、被旁人耻笑、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理解……这些戏码都在日剧《70岁生第一个孩子》中的这对古稀之年老夫妻身上,上演了。 是的,你没猜错——日本人又双叒叕在“作妖”了! 这部日剧,原本是为了鼓励生育,才研究出“70岁生娃”的丧心病狂戏码。 可随着剧情的深入,镜头里展现出来的各种真实、不夸张的育儿冲突,却没有任何一对夫妻,能够平静地看下去。 65岁的朝一,是一名房屋中介的销售。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带不同的客户去看房,给他们介绍房子的优点,为最后的签约做好准备。 这天,是他退休前最后一次上班。 头发已接近花白的朝一,接过同事们送来的花,礼貌地拒绝了大家要为他办欢送会的好意,交接好工作、收拾好桌面后,沉默又安静地下班离开。 不近人情、冷若冰霜,似乎是所有同事对这个老人的评价。 离别时大家也没有不舍和难过,只有一句恶狠狠的“孤独终老吧!” 在回家的地铁上,朝一收起了嘴角礼貌的笑容,不自觉地瘪嘴,眼神没有焦点地发起了呆,看起来落魄极了。 65岁高龄的他,没有儿女,是大家口中的“丁克一族”,而他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无聊得不能再无聊了。 朝一与妻子夕子,生活在一间大平层里,房子虽大,但只住着夫妻俩,难免因为空旷,而显得冷清,内部设计也和他们的人生一样,普通平凡,又沉闷无趣。 进门处就是传统的下沉式玄关,狭窄的过道,配上一盏昏暗的顶灯,既不温馨也不敞亮。 继续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客厅、餐厅、厨房采用LDK的一体化布局。 厨房位于玄关右侧,为了隔绝油烟,在岛台部分加装了一面墙,作了镂空设计,形成了一处传菜台。 餐厅与客厅呈直线状布局,地面通铺原木地板,整体家具也基本采用原木材质,毕竟对于古稀老人来说,简约舒适才是家的重点。 卧室部分,朝一与夕子采用着分床不分房的相处模式,这也符合大多数老人对良好睡眠质量的要求。 但即使分床睡,夫妻俩也坚持过着有性有爱的生活,毕竟没有孩子的婚姻,如果连性和爱也没有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没有孩子,但好歹算是有房无贷的小康家庭,不用担心某天在蜗居里老死。 对于朝一和夕子来说,一辈子就这样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地过吧,毕竟普通人的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平凡甚至有些无聊的。 但这一切的平静,都被一根验孕棒的出现,而打乱了。 “我怀孕了。” 夕子在朝一退休这天,激动地对他说道。 对于期待了一辈子,却始终没有怀上孩子的夕子来说,孩子的到来让她兴奋极了。 但朝一却觉得妻子在胡言乱语,是年纪大了,有点神志不清了。毕竟夕子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怎么会怀孕? 从生理和常识来看,这都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为了证明夕子没有怀孕,朝一去超市买来了几款不同的验孕棒,让她多测试几次,说不定是第一根验得不准而闹出的“乌龙怀孕”。 可不管是验几次,甚至是去医院做检查,所有的结果都表明:70岁的夕子确实怀孕了。 结婚近40年,夫妻俩终于在古稀之年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可对朝一来说,味道却变了——没有惊喜,更多的是惊吓。 “生下来,怎么养?别人又会怎么看?” 他完全没有“喜当爹”的感觉,反而变得害怕极了—— 不好意思去药店买验孕棒,害怕别人对他这个老头子投来异样的眼光; 不敢带夕子去家附近的医院做检查,非要跑到郊区的偏僻医院避人耳目; 夕子孕吐反应很难受,他担惊受怕地尖叫:“不会是脑梗塞了吧?!” 诚然,相比于激动又兴奋的夕子,朝一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内心更多的是抵触和抗拒。 毕竟孩子生下来后,除了要忍受旁人刺眼的目光,还有可能被冠上自私的名号,加之抚养孩子的费用也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65岁的他,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更不愿意让妻子独自承担生育的危险。 就连夕子的亲哥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立马赶深夜快巴来命令她将这个孩子打掉—— 这个年龄你还要生下来吗?生下来怎么办,送去孤儿院吗? 现实摆在眼前,反对的声音愈演愈烈。 可当看到夕子肚子里的胎儿雏形时,那种新生命独有的活力,让这对老夫妻一致决定,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似乎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他们的人生,就不再是逐渐走向死亡的倒计时,而是充满希望与盼头的全新未来。 他们给孩子取名:江月未来。 寓意着,不管未来怎样,爸爸妈妈都将和你一起面对。 为了迎接未来的到来,朝一和夕子开始学习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爸爸妈妈。他们顶着旁人不解又嘲弄的目光,参加社区的产前培训,笨拙地学习如何给新生儿换尿布。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擦身。 朝一还身体力行地体验了怀孕时行动不便的难受。 终于,等到了孩子出生的这一天,当接过护士抱过来的小婴儿时,似乎一切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抱着新生婴儿出院回到家后,等待朝一和夕子的,也不再是那间阴暗沉闷的老房子,经过一番修整后,原本阴暗的家变得明媚又开阔,似乎孩子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无限曙光和希望。 可随之而来的,除了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之外,还有生活中因为育儿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第一次给女儿喂奶、洗澡、换尿不湿,每一个“第一次”或许是新鲜的。 但长此往复,就演变成不能睡一个完整的觉,必须每过3个小时就喂一次奶,随时都要面临着被孩子哭闹声而吵醒的忙乱和焦虑。 虽然夕子已经70岁了,历经人生沧桑的她,当妈妈这件事却也是头一次。 所以她实在是太焦虑了—— 朝一不在家,她守着睡觉的孩子,自己也忍不住犯困,可心里想着厨房里堆积着没洗的碗、洗好的衣服放在地上没叠、房间里看着脏兮兮的,她就焦虑极了。 因为她太想尽好妈妈的责任了,所以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神经衰弱,她就会控制不住地对朝一发气: 为什么洗衣服没分类? 为什么奶瓶总洗不干净? 为什么喂奶的时间和计量没记住? 面对有些歇斯底里的妻子,朝一没有与她争执,而是找了个借口让她出门走走,孩子他会照顾好。 因为他看到了——夕子在不分昼夜照顾孩子时,一直苛求着自己要做一名完美妈妈,不敢犯任何错误、害怕出现一点闪失,那种情绪上的自我压抑,已经要把她逼到崩溃。 所以他明白,妻子需要出去走走,呼吸和感受没有孩子的新鲜空气。 可育儿之路,仅仅靠着帮妻子喂奶、洗奶瓶、叠衣服,让她有喘息的机会,做好了这些就足够了吗? 没那么简单。 当夕子病倒入院后,照顾孩子的重担都落在了朝一身上时,他才深刻地意识到: 原来搭把手照顾孩子,和亲自带孩子,完全就是两码事—— 他无法再拥有完整的睡眠。只要孩子一哭,他就要立马从睡梦中挣扎着起来,给孩子喂奶。 拉屎的时候也要兼顾着哄娃,既羞耻又无奈。 可不管怎么给孩子喂奶、抱她、哄她,孩子总是会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大哭。 哭得撕心裂肺,也哭得朝一精神崩溃。 他不停地给孩子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是爸爸做得不好。” 这一刻,朝一终于能理解妻子平日里的不容易。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他不断学习怎么带孩子、怎么帮妻子分担家务。 可他没意识到,“帮把手”和24小时亲自带孩子,是完全不同的难度。因为只要孩子一哭,精神就会高度紧张,还伴随着深深的无力感,让人身心俱疲。 他也理解了,为什么夕子会因为没有母乳,而对孩子抱着歉意。 为人父母,难免想要凡事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而在达不到标准后,就会带来深深地挫败感与自责感。 可不完美就是人生的常态啊。 难道不完美,就是不幸了吗? 是呀,这世上本就没有满分父母,所有的父母都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中,才成为了真正的父母。 或许年龄,是朝一和夕子育儿的减分项。可除此之外,他们尽职尽责地带孩子—— 朝一,几十年烟龄的老烟鬼。 为了有健康的身体能多活几年陪孩子成长,烟立马戒了; 听说抚养孩子开销很大,65岁刚退休的他又出去继续打工。 夕子,70岁的高龄产妇。 在孩子出生后不幸感染了败血症,可她仍旧挺了过来,出院后不敢松懈,全天贴身照顾孩子,换尿布、喂奶、哄睡,从早到晚都不敢轻易合眼休息…… 尽管不完美,但他们的努力,不输任何年轻家长。 他们对孩子的爱,更不输任何人。 对于朝一和夕子而言,小未来是他们一直期盼的孩子,只是她的到来晚了些、意外了些。但面对这个意外,朝一和夕子尽责而合格,他们拼尽全力想要做最好的父母。 尽管,不能把「尽责」当作衡量父母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 但相较于那些,把刚生下来孩子甩给爸妈照顾、溺爱孩子成混世魔王的父母,朝一和夕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都优秀极了—— 未来在学校面对三番四次欺负自己的男孩,她委屈、愤怒地抬起手想打,却最终放了下来。 因为她想起了爸爸对她说的话:“被打很难过,但是打人也会变得很难受。” 她记住了那份难过,所以学会了忍住委屈。 未来被同学质疑和嘲笑“你妈妈怎么是奶奶”,不愿意去上学时,夕子也没有批评和责怪她,反而是温柔地告诉她: “因为未来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孩子呀,妈妈年纪这么大,也能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 也正是因为爸爸妈妈的温柔教育方式,以及满满的爱,小未来才有勇气在面对各种嘲笑和质疑时,由衷地说: “我能被生下来,真是太好了。” 你看,并非只有那些在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年纪,生儿育女的父母,才是称职的父母。 “满分父母”,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文章来源装个好房子,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