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网 据美国《空军时报》报道,根据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一份新的报告,由于美国政府延续针对这两国的政策,中俄关系将继续加强,但直到2022年,“中国和俄罗斯的综合实力”将“继续接近但不会超过”美国的实力。 2021年8月13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左)和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观看联合军事演习。(美国《空军时报》报道截图) 该报告的作者将中俄之间日益加强的关系描述为一种务实性的关系,并以“平衡”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为基础。此外,中国和俄罗斯都支持反制美国的“军事主义、干涉主义,以及将美式价值观强加于他国”的意识形态。 兰德公司的报告称,中俄关系在20年间逐步发展并日益密切。2012-2017年间,中俄关系从“合作”提升到“协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方制裁。这种关系升级的关键是双方在2002年签署的“15年军事合作计划”,该计划“扩大了军事装备的供应、技术许可和联合研究与开发。”虽然报告中没有指出设备的总量,但在这一时间框架内,中国获得了“高精尖”俄罗斯装备系统的使用权,比如苏-27和苏-30飞机、导弹驱逐舰,以及包括俄罗斯科学家在中国国防工厂工作的技术援助。 报告作者预计这种合作将继续下去,并指出中俄必须通过联合训练和装备交流来提高两国军队的互操作性。中国和俄罗斯军队之间的“实战协作”已经成为常态,而自2003年第一次演习以来,联合演习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变得更加综合和实战化。 报道称,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今年8月,中俄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据美联社报道,这些演习反映了两国之间军事合作的新水平。 该报告的作者向美方建议,削弱美国这个两大全球竞争对手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是减少西方对两国的制裁。如果这样做,“俄罗斯可能会寻求加强与欧洲和美国的关系”,这可能导致中俄关系“减弱或下降”。 然而,减少对两国制裁这种政策变化被报告描述为“不可取”而且不太可能发生。报告指出,如果美国不减少对两国的制裁,中俄军事关系将继续发展,并在全球舞台上对美国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 除了重大的政策转变之外,美国政府几乎没有其他办法破坏中俄日益深化的关系,报告作者建议美国军方为中俄之间更大的合作做好准备。 兰德公司这份报告的结论是“美国军方要为中俄加强合作带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包括中俄军事装备持续扩散、举行联合演习、有可能建立联合军事基地,以及最终进行联合军事行动的可能性。”(编辑:SDY) 延伸阅读 媒体:美国最强核潜艇还在PPT上中国"潜艇杀手"已测试 核潜艇大概是最近军事圈最热门的新闻了。先是英国和美国要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接着倒霉的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又在南海撞上“不明物体”。蹭着这个热度,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1日鼓吹称,美国正在研制号称是“终极水下捕食者”的新型攻击核潜艇,目标是“在亚太海域击败中国海军”。 老司机看了一下,哦,原来所谓的“终极水下捕食者”是就是SSN(X)嘛,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老熟人”。 美国研制新一代攻击核潜艇的消息已经传了好几年,但目前它仍处于初期的概念设计阶段。美国《防务新闻》称,由于美国海军作战任务的转变,使这种预计2034年开始建造、将服役到本世纪下半叶的攻击核潜艇,至今连基本指标一直没有确认。美国通用动力电船公司总裁凯文·格雷尼近日表示,他与美国海军领导层谈到SSN(X),但海军承认该潜艇的具体性能指标尚未得到确认。 美国海军在是否需要加紧建造下一代攻击核潜艇的这种犹豫心态,事出有因。 建造于冷战末期的“海狼”级攻击核潜艇是美国目前水下性能最强大的“深海猎手”,它装备有8具鱼雷发射管,最大下潜深度2000英尺,所有性能指标都专门为在大洋深处与苏联核潜艇周旋而打造。可惜它生不逢时,美军原计划建造12艘“海狼”级核潜艇,但冷战的结束让“海狼”失去了对手,最终它只建造了3艘,单价44亿美元,堪称美国海军有史以来造价最昂贵的攻击核潜艇。此后,没有了假想敌的美国海军随后转向建造体积更小、用途更多、造价更低的“弗吉尼亚”级多功能核潜艇,后者只装备4具鱼雷发射管,安装12个“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筒,下潜深度仅为800英尺,更偏重执行情报搜集、向岸运送部署特种部队等多样化任务。 但随着近年中俄海军的快速发展,美国海军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水下威胁。尤其是今年俄罗斯“亚森M”级攻击核潜艇的服役,号称在主要性能指标上都压倒了“海狼”级,让美国首次失去了水下舰队的性能优势。受此刺激,美国海军核潜艇部队决心放弃冷战后的“由海向陆”战略,向传统的海上作战“本行”回归。美国海军7月透露,设计中的下一代攻击核潜艇SSN(X)将结合美国现有最先进核潜艇的全部优点,包括“海狼”级攻击核潜艇的武器、潜深和速度,“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声学和传感器,以及“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操作可用性和服役寿命。 美国《动力》网站猜测,美国海军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X)将安装更多的鱼雷发射管,把敌方水面舰艇和潜艇作为猎杀目标。综合已知的信息,SSN(X)的鱼雷舱可容纳62枚武器,包括鱼雷、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还能发射无人潜航器,诱使敌方船只进入陷阱或者为鱼雷提供终端制导。如果它能继承“海狼”级核潜艇的作战性能,显然将在安静性、最大潜深和航速上等传统指标上有所突破。 按照美国海军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海底作战部门负责人比尔·休斯顿的说法,“它将能深入敌后并提供真正确立我们领先地位的重拳。” 然而在五角大楼正准备更新的几大军备项目中,SSN(X)实在排不上号。排在首位的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全面更新,无论是B-21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还是下一代陆基洲际导弹,都是胃口空前的“吞金兽”,美国媒体估算,仅这三大项目,就要占去美国每年军费装备采购费用的1/3以上。 此外,根据美国海军当前的规划,SSN(X)需要等到“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大规模建造告一段落后才开始动工。考虑到美国攻击核潜艇的整体舰队规模和性能仍较中俄有明显优势,SSN(X)在五角大楼的更新队列里排名靠后,在相当长时间里,它仍将处于PPT状态。 只是作为美国媒体眼中的SSN(X)主要对手之一,中国海军在反潜力量方面也在快速发展。美国海军协会网站11日称,卫星照片显示,“中国海军正在秘密测试两种无人作战艇”,其中包括号称“世界最小盾舰”的JARI-USV多用途无人作战艇的放大版。此前相关介绍显示,该无人作战艇长15米,宽4.8米,排水20吨,配有各种作战武器,可在自主航行的基础上实现对海、反潜和防空等军事用途。报道提到,中国还展示了类似美国海军“海上猎人”的无人反潜舰艇。根据美国海军的评估,这类无人反潜舰艇在长时间追踪水下目标时有突出优势。报道总结说,“中国将前所未有的重心放在无人作战系统上”。 所以,美国下一代攻击核潜艇还在PPT上,而中国的无人“反潜杀手”已经在测试了。尽管后者技术可能还不成熟,但从未来趋势而言,面对中国正在发展的立体反潜网络,美国攻击核潜艇想轻易取得水下优势,恐怕没那么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