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https://www.td010.com 连花清瘟这事儿,已经发酵好几天了。 现在基本上就两种声音。 1.反对的一方,认为连花清瘟是发国难财,同时扯上了目前民众关心的疫情、民生问题,言语间确实煽动了一些情绪,暗示民众最痛恨的腐败和官商勾结。 2.支持的一方,直指对方是中医黑,提出了资本阴谋论,还有的扯到境外势力打压中医中药。 更是猜测某公子投资了境外新冠药物,认为其进入中国市场最大的障碍是连花清瘟,因此罔顾事实,卖国求荣,必须打倒连花清瘟。 以此证明对方的泼脏水动机不纯,存在和境外利益勾结的险恶用心。 到底谁说的对呢? 我不知道。 相比慷慨激昂的观点,我更相信事实。 1 先说说大家最大的疑问,也是我心中的疑问。 连花清瘟是针对2003年SARS疫情开发的创新中药,吴以岭院士带领团队仅用了15天就开发了出来。 仅用了15天就开发出来的连花清瘟胶囊,真能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吗? 从2020年开始,国内媒体就铺天盖地宣传连花清瘟畅销海外。 在跨境电商ebay平台上价格高达88.2元/盒,涨价近6倍。 以寄送到英国为例,还要等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送达。 可目前,全球仅有6个允许连花清瘟获得上市许可的国家。 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 上市身份还是:“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食物补充剂”。 而且,海外购买的消费者绝大部分是华人华侨。 再来看,发达国家,更严格。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 后遗症了怎么办?保险公司怎么赔?责任算谁的?被告应该是医生还是制药厂家? 只要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就上不了市。 药物成分管控,更严。 从成分表看,连花清瘟由13味中药组成: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由于含有受管控药物成分(麻黄),连花清瘟在新西兰是禁药,瑞典、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也禁止连花清瘟入境。 早在2004年,美国FDA就已正式宣布禁用麻黄。 瑞典也对连花清瘟胶囊做了检测,称成分“只有薄荷醇”,该药品对于新冠病毒“没有作用”,禁止进口,不得用于治疗。 新加坡卫生局也认为,连花清瘟不能治新冠病毒。 甚至还要对做出虚假广告宣传的经销商和销售商进行处理,处坐牢1年,或罚款高达2万新元,或两者兼施。 那连花清瘟到底对新冠有效吗? 再来看看国内医学界的看法。 趁着百度词条还没改,我又去看了一下。 2020年5月4日,钟南山表示,连花清瘟能够改善新冠肺炎症状,治疗新冠证实有效。 甚至在国外期刊《药理学研究》(PharmacologicalResearch,IF5.572)在线刊出名为《连花清瘟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的研究文章,认为连花清瘟能显著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细胞中的复制,从而发挥抗新冠病毒活性的作用。——作者钟南山、杨子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方邦江: 一般来说,连花清瘟胶囊只适合于轻症发烧的病人和普通型有肺炎的病人,但不适合用作预防用药。中草药含有的电解质很多,脾胃功能不佳、有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服用该药。不适当的预防措施需要引起重视。 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科王小燕: 无论是从药品说明书,还是从连花清瘟的药物机理上看,连花清瘟都不能预防新冠。更何况连花清瘟作为一种口服药物,存在口服疗程不确定问题。也就是说任何药物在人体内都有代谢时间,口服一次后药物就代谢了,很难通过口服做疾病预防。 总结一下国内医生的主要观点: 1、连花清瘟是治疗用药,非预防用药,提前口服不能预防新冠,若没有症状不推荐服用。 2、从官方到临床,以及药物研发三个维度,目前都无法找到有效证据支持连花清瘟可以预防新冠。 3、连花清瘟只对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有效,至于重症患者,目前对抗病毒的方案没有纯中医的,至少也是“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所谓的有效,在西方人看来,往往只起到了保健作用,大部分患者都是靠自己的免疫力自愈的。 至于连花清瘟15天就上市,本就是一个宫廷御医留下的千年名方,只是花了15天复刻改良了一下,合规上市了而已。 不能预防,治疗也仅限于轻型普通型。 没必要过度解读,也不能过度夸大疗效。 国家是在扶持中医,但连花清瘟代表不了整个中医。 不能因为一个连花清瘟,就把中医摆在对立面打倒。 我不是中医黑,要说中医黑,下面这些大佬算吗? 严复曾告诫孙女:“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孙中山曾说:“平生有癖,不服中药”。郭沫若也曾有过誓言:“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 2 世上的任何东西,都有其两面性,特定性,局限性。 中药,西药,都一样。 那还争什么? 无它,唯利尔。 中西医之争,也许最根本的,是利益的冲突。 平心而论,中医要想不再没落,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直面问题。 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是“医”,最终都得看疗效。 西医是科学,那中医是科学吗? 这些年,屡出骗子的中医,一直遭遇公信力危机。 至今,还大谈阴阳黄老的中医,只会是玄学。 针灸、推拿,不过只是理疗、保健。 只有进行双盲检测,去伪存真,剩下的才是科学。 一味吹捧,亦或是一味打压,只会让中医无路可走。 没必要再撕逼了,上海市民不关心这些。 他们只关心能吃上新鲜蔬菜和不变质的肉,好好活着; 他们只关心能赶快解封,复工复产,保证不断贷。 延伸阅读: 连花清瘟登上热榜,事件的背后并不简单,保护中医药行业人人有责 原创不易,觉得写的不错的,想持续获取更多投资干货的,在文首的“米宅海外”点个关注,星标一下,以后就能及时看到推文。 ![]() |